云吧 | 云南这个地方,把陀螺打成最火热“村赛”
开屏新闻2022-09-06 14:59

云吧logo保山市龙陵县地处西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千百年来,居住在这里的各民族群众和谐共生,在生产和生活中共同交融,衍生出了很多富有本地特色的乡土文化。其中,勤劳勇敢的傈僳族人民长期以来就通过一种特殊的、集体育运动和文化娱乐为一身的传统活动,作为茶余饭后的休闲娱乐,这种活动就是当地极负盛名的“打陀螺”。如今,经过多年的融合与演变,“打陀螺”已成为当地各民族共同喜爱和参与的一项活动,在龙陵县的平达乡,当地各族群众更是把“打陀螺”玩成了一种大众游戏,在玩耍中赋予体育比赛的精神,从比赛中玩出一片欢乐和情怀。

陪伴陀螺人的陀螺-FZ100415463327.jpg

陪伴陀螺人的陀螺

分割线

在“支方”和“打方”中 玩出打陀螺的精髓

每天傍晚,沐浴着余晖,龙陵县平达乡的各个陀螺场上又热闹开来。老老少少的男人们带上自己的陀螺装备——陀螺和抽线,又聚在一起,尽情享受着陀螺带来的快乐。

“打方”队员正在瞄准目标准备打出去-FZ100415463316.JPG

“打方”队员按顺序摆好架势,盯准目标跃跃欲试

场内,大家组队打陀螺,分为“支方”和“打方”两队。所谓“支方”就是其中的一队先将飞速旋转的陀螺打入一个双方预先确定的区域,接着再由“打方”上场,逐一对“支方”场内的陀螺进行劈打。“支方”和“打方”各自出招后,有时“支方”的陀螺能毫发无损,有时会被劈得伤痕累累,甚至一破为两半,想要准确打中目标,考得就是“打方”各个队员的眼力和手法。而对于“支方”来说,有的高手通过手法,可以让自己的陀螺在高速旋转中腾挪跳跃,来有效避开“打方”的命中。

如果“打方”打出的陀螺并未将“支方”的陀螺打破,也未能阻止“支方”的陀螺继续旋转,接下来,双方进入了比赛陀螺旋转的耐力时间,看谁的陀螺转的时间更长更久,最后停下来的就是胜利的一方。

虽然比赛过程并不复杂,但一场游戏下来,参赛选手往往会因为全程投入而声嘶力竭,但对于享受过程的他们来说,在玩耍中玩出精髓就是众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分割线

一抽一打中都是技术

“开打了,开打了!”已经78岁高龄的郑尚兴老人,是陀螺场上的“老手”,他每天下午都会准时来到家边的陀螺场,看着打陀螺的人已经来得差不多的时候,他急忙叫嚷开来:“5人一组,自由组合。”

“支方”队员正在“支”陀螺-FZ100415463312.jpg

“支方”队员正在“支”陀螺

只见“支方”队员轮流“支陀”,大家麻利地将“抽线”缠绕在陀螺上,然后将陀螺干脆利落地扔出去,再用力一拉一扯,陀螺便在指定区域内欢快地旋转起来。有的“支方”队员还半握陀螺的腰部,一手握着抽线的木棍,技术高超的队员还不时秀一个“绕子翻身”,就在转身的那一秒,绕在棍子上的绳尾迅速地向后一抛,小小的陀螺离开缰绳的束缚肆意地沿着地面,水平地旋转前行。

看到“支方”支好陀螺后,“打方”也开始“打”了。只见在距离“支陀”区域16米开外的地方,“打方”队员按顺序摆好架势,盯准目标,打陀螺的队员将陀螺高举过顶,右手半握陀螺,左手拉扯线棒,由上向下,熟练的选手再迈着矫健的步伐,双脚任意在地面上滑行两三步,陀螺沿着抛物线像一个飞碟向着地面上舞动着的陀螺飞奔而去,用尽全身解数想一陀定乾坤。他们打法无常、别出新技,个个想出奇制胜,个个都想使出自己的杀手动作致对方于死地。

“啪”一声脆响。“打中了!打中了!”人群中欢呼开来。

“支方”和“打方”的队员迅速围拢过来。支陀螺的队员用木棍把调皮的陀螺轻轻地扒到圈内的位置,旋转的陀螺发出“嗡嗡嗡”的声音,清脆美妙且有节奏。“打方”队员也盯着自己的陀螺,清除陀螺周围的障碍物,让陀螺旋转得更流畅。更有甚者,直接趴在地上,对着陀螺旋转的地方,不停吹气,腾起的灰尘迷了眼睛也在所不惜,这一切只为陀螺能旋转得更持久。这个过程当地人称为“熬约”,就看双方旋转的陀螺谁先停下来,先停下来的算输方,最后停下来的是赢方。最后根据输赢计数,再轮流做“支方”和“打方”。

打中后的陀螺正在“熬约”-FZ100415463322.jpg

 打中后的陀螺正在“熬约”

分割线

80多岁老艺人讲述打陀螺窍门

“作为‘支方’,抽线大约有两丈多长,线要结实但不能有伸缩性。”人群中,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艺人一边观看,一边讲出了打陀螺比赛的诀窍。“支方队员要将抽线缠绕陀螺20多绕,绕的过程要绕紧,并在快速的一扔、一拉、一扯中才能使支下去的陀螺稳稳地高速旋转起来。”

“作为‘打’陀螺一方,抽线最好在陀螺上缠绕10多绕,线不宜过长,否则阻力大,陀螺就扔不远。”老艺人滔滔不绝地讲着,旁边围观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80多岁的闫旺春,年轻时也是打陀螺的一把“好手”。如今因为年事已高,已经不能打陀螺,但他每天下午都会坐在陀螺场外的藤椅上观看。他感慨道:“打陀螺是我们本地的一种风俗习惯,以前每年春节都会组织陀螺赛,各个村都组队来参赛,热闹得很。我年轻时也爱打,现在年纪大了打不动,只是来瞧瞧、来助兴,来和大家聊聊天,就是一个愉快的下午。”

怡情健身是打陀螺人的大收获。“打陀螺对身体好,跑跑走走,锻炼腿脚;丢丢甩甩,锻炼胳膊。在玩的过程中,和大家说些家常白话,人也开心。”郑尚兴一边将抽线缠绕在陀螺上,一边开心地说道,“我70多岁的人,已经用烂了几十个陀螺。你再看看我这双手,上面的老茧也有陀螺的‘功劳’呢。”

分割线

民间艺人用心制作陀螺

平达人使用的陀螺,多用紫柚木、铁叶蒿树做成,陀螺的上半部分为圆柱形,下半部分呈圆锥形。玩时用绳子缠绕,再用力抽绳,使之直立旋转。以前,平达人打陀螺,民众大多是上山找木头回来自己加工。如今,已经采用半机械化半人工加工。平达社区大把一寨小组村民30多岁的王海亮开着一家汽车修理厂,闲暇之余,他特别喜欢打陀螺,也喜欢琢磨陀螺的加工。

王海亮正在打磨刚加工出来的陀螺-FZ100415463329.jpg

王海亮正在打磨刚加工出来的陀螺

“我的父亲爱玩陀螺,我从小就跟着去,所以说我也建立起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我自己买来机子加工陀螺玩,最多时每年也能生产千把个,销到周边乡镇,但主要还是以平达为主。”王海亮说,加工陀螺主要有备料、画线、造型、打磨、钉脚钉、油养等几道工序。“我不是以制作陀螺为生,只是一个兴趣爱好而已,由于大家都喜欢玩陀螺,我制作陀螺也很用心。” 王海亮打磨得很认真,打磨完后又开始钉脚钉,然后用香油保养,防止开裂。每一道工序,他都做得很用心用情。

加工好的陀螺2-FZ100415463325.jpg

加工好的陀螺

如今,平达陀螺既是当地民间游戏中一道具有浓浓情怀的特色体育活动,又成为当地各族群众相互交融、彰显民族团结进步的风景线。余晖中,在各个村寨的陀螺场上,一场场耗时2个多小时的陀螺赛成为了当地男人们每天傍晚的“必修课”。一个个陀螺欢快旋转,欢声笑语中传承着当地人对生活的热爱。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徐静 贺彬 王佳凤 李娅妮 摄影报道

责编 吕世成

校对 刘自学

审核 严云

终审 刘超

专题更多>
文化中国行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