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艺人自曝对米饭过敏!网友:太离谱
开屏新闻2024-06-26 10:55

近日

艺人郭碧婷在综艺节目中

透露了皮肤过敏的烦恼

自曝青春期过敏严重时

脸上还会长烂痘、嘴巴溃烂

最后到医院检查发现

过敏原竟然是米饭

女艺人自曝对米饭过敏

女艺人自曝对米饭过敏

话题一出登上热搜

引起众多网友讨论

竟然有人对米饭过敏?

女艺人自曝对米饭过敏

对此

有网友现身说法表示

米饭过敏并不罕见

女艺人自曝对米饭过敏

女艺人自曝对米饭过敏

除了米饭

你还见过哪些离谱的过敏原?

网友留言让人大开眼界

女艺人自曝对米饭过敏

为什么米饭会引起过敏?

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是一回事吗?

哪些食物最容易导致过敏?

如何判断和预防食物过敏?

快来一起看看

分割线

大米过敏并非个例

对鱼虾、芒果、鸡蛋等过敏

并不是新鲜事

但谁能想到

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的大米饭

也可能致敏?

虽然大米并不是常见过敏原

但大米过敏的案例并不少见

案例一:2022年媒体报道,吉林一名2岁女童断母乳后长期咳嗽,看病吃药折腾了大半年也没痊愈。“孩子看了第五个医生,才让查过敏原查出来的。过敏原分级第1级就有大米、小麦等。”

案例二:2023年媒体报道,在上海工作的吴先生多年来被腹泻困扰,调整肠道菌群、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也都尝试过,症状却都没有得到改善。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一项名为“食入物变应原筛查”的检查,得到的结果令他和家人瞠目结舌——大米过敏!

食物过敏,是人体免疫系统对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产生过度保护性免疫反应。对米饭过敏,可能是因为食用者体内产生了针对大米中特定蛋白质的IgE抗体,当再次摄入这些蛋白质时,会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引发过敏反应。

此外

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

还可将食物过敏粗略分为两类

症状也有所不同

☟☟☟

IgE介导的食物过敏一般为速发型

即进食后1至2小时内出现过敏症状,可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典型症状有皮肤风团、水肿、呕吐、腹痛、喘息,甚至晕厥休克。

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则一般为迟发型

即进食后数小时至数天以后再出现过敏症状,这类过敏疾病多发生在婴幼儿中,主要临床症状集中在胃肠道。

分割线

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

如果怀疑对某种食物过敏

最可靠的办法是去医院让医生来诊断

出现哪些症状

需要怀疑或高度警惕可能是过敏?

可对照以下图表

☟☟☟

女艺人自曝对米饭过敏

图表来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过敏科

急性食物过敏的诊断和严重程度需要通过患者的症状、病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由专业的医师来确诊,按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口服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很容易把食物过敏与其他类型的食物不良反应混淆,以至于常把进食后的腹胀、腹痛、反酸、心慌、头痛等各种不适症状统统算在食物过敏上。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大一部分都不是真正的食物过敏。

医学上将那些不涉及免疫系统,且通常不是食物蛋白质引起的食物不良反应,称为食物不耐受。需要注意的是,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并不是一回事:

食物过敏一般由IgE介导,属于Ⅰ型的变态反应。

其特点是发病迅速,通常与特定食物的摄入量无直接关系,少量即可出现过敏症状,用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快。

食物不耐受是由IgG介导,属于Ⅲ型变态反应。

其特点是发病具有延时性,可在进食后数小时或者数天后出现,与特定食物摄入量具有数量依赖性及积累性的特点,一般吃得越多,症状越显著。可通过食物日记、排除法饮食、替代选择等方式管理食物不耐受,解除患者症状。

女艺人自曝对米饭过敏

图表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分割线

哪些食物最易致敏?

截至2022年4月,国际免疫学联合会过敏原命名分会官网认定的食品致敏原高达401种。

其中,国外常见的重点食物过敏原有:含麸质的谷物、甲壳类、鸡蛋、鱼、牛奶、花生、大豆和树坚果。

2022年8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发布五篇关于食物过敏的研究论文。其中一项研究为2020年在江西省开展的多中心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8种最常见的致敏食物按降序排列是虾、芒果、贝类、鸡蛋、鱼、牛肉、牛奶和羊肉,流行率分别为1.95%、1.22%、1.07%、0.68%、0.49%、0.35%、0.34%和0.25%。

女艺人自曝对米饭过敏(资料来源: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A Methodology of Epidemiologic Study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Focusing on Food Allergy — China, 2020。图表翻译:顾中一工作室)

另一项数据覆盖了2000至2021年、基于多数据库中的中国食物过敏流行病学的24项横断面研究的荟萃分析指出,按照不同的食物分类来看,我国27%过敏者对螃蟹和鸡蛋过敏,22%对牛奶过敏,19%对贝类过敏,16%对虾过敏,16%患者对水果过敏(芒果占15%),15%对鱼类过敏。

分割线

预防食物过敏需做好这五点

1.不吃含致敏物质的食物

合理饮食回避是食物过敏治疗最主要的方法。日常购买食物时,我们要格外关注食品成分与标签。

根据我国现行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对8种致敏物质进行标注: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甲壳纲类动物及其制品、鱼类及其制品、蛋类及其制品、花生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坚果及其果仁类制品。

2.注意隐蔽致敏物质

有些致敏物质的存在往往不易被发现,比如那些正常情况下不存在、在交叉污染情况下引入的致敏物质,引发过敏就会防不胜防。

此外,加工方式也可影响食物的致敏性,如花生在不同加工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可不同程度地改变花生过敏原的含量和结构等,增加或降低花生致敏性。

3.合理选择替代食物

对于儿童和成人来说,不吃含致敏物质的食物,可能导致膳食平衡被打乱,所以也要采用替代食物。

①同类食物互换。比如对含麸质谷物(如小麦)过敏的人,要选择同是谷薯类、无麸质食物来替代,如大米、小米、玉米、藜麦、土豆等。

②替代食物多样化。每种食物的营养成分不同,只有食物多样化,才能在不吃某种食物的情况下,实现平衡膳食。

对于以乳汁为主食的婴幼儿来说,要选用适宜的替代食物。家长选择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时,要选择国家批准的正规产品,并在临床医师或临床营养师的建议和指导下使用。

4.不要盲目忌口

有些人出现疑似过敏症状,未经就医就自行判断对特定食物过敏,此后严格忌口,长此以往将影响膳食平衡。建议先经临床医生诊断,查明致敏物质,再决定对哪些食物需要忌口。

5.补充缺乏的营养素

不吃某种、多种食物会导致身体缺乏相应的营养素,要适当多吃其他能弥补该营养素的食物,或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相应的补剂。

比如牛奶过敏的人,长期不喝牛奶可能导致钙摄入不足,需要适当多吃鸡蛋、豆腐、虾皮等其他富含钙的食物。


来源 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大众健康杂志、健康中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上海中医药报

责任编辑 何丹 陈洁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专题更多>
文化中国行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