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游泳时注意这些→
开屏新闻2024-07-25 14:23

随着暑假的正式开启,不少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前往游泳池、水上乐园等地畅快玩水。但是,近期多地有报道称暑期孩子游泳后持续高热不退,也就是“泳池热”。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为此,开屏新闻记者采访了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心主管医师林燕。

分割线

什么是“泳池热”

据了解,“泳池热”又叫咽结膜热,是一种由腺病毒感染引发的上呼吸道疾病。“腺病毒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毒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春、夏季是腺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但5岁以下儿童感染最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最易被感染。”林燕介绍。

腺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和粪口途径传播。“但它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可以通过水传播。”林燕告诉记者:如果腺病毒污染了泳池,小朋友在玩水时就很容易因接触或吞入被污染的水而感染。而且腺病毒尤其喜欢密闭、拥挤、潮湿、温暖的环境,室内泳池正是它繁殖传播的温床,如果泳池没有及时换水或严格消毒,很容易引起聚集性感染。

分割线

腺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

儿童感染腺病毒后通常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咳嗽、咽痛、鼻塞、头痛、乏力、眼结膜充血、眼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部分也会出现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孩子得了“泳池热”,家长不用过于紧张,因为腺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大多患儿一周左右即可自愈。“但少数年龄较小(尤其是2岁以下)、免疫力较差的患儿可能发展为重症肺炎。”林燕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剧烈咳喘、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积极配合治疗。

分割线

如何降低“泳池热”感染

林燕表示,目前尚无预防腺病毒感染的疫苗,因此预防“泳池热”最重要的就是注意个人防护,建议家长和小朋友夏季游泳时做到以下几点:

1.尽量避免带2岁以下的小朋友到公共泳池游泳。

2.如出现发热、咽痛、咳嗽、腹泻等症状时,应避免去公共泳池游泳。

3.游泳应选择正规的泳池,事先查看泳池有无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水质公示等材料。

4.自带游泳装备及毛巾、拖鞋等生活用品,避免与他人共用物品。

5.游泳前检查身体是否有伤口,如有伤口建议痊愈后再到泳池游泳。

6.游泳时正确佩戴泳镜和泳帽,减少跳水、潜水次数,尽量不要吞咽池水。

7.游泳后使用流动的清洁水和肥皂清洗脸、洗澡,清洗泳镜、泳帽等。


开屏新闻记者 陶彦然

一审 曹婕

责任编辑 袁熙

责任校对 何丹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专题更多>
2024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暨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党纪学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屏学习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