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起飞!从20元暴涨到76元,很多家庭常用
开屏新闻2024-06-23 09:10

近日,中药材价格暴涨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常用药材白术被指“价格疯涨超黄金”,小众药材猫爪草也在短短10个月内价格飙升。而现在,涨价“明星”轮到胡椒了。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胡椒价格在这段时间,涨得最厉害,几个月时间以来,眼看着从20多块涨到70多块。连中草药商户都感慨,20多年第一次遇到!

从20元暴涨到76元,很多家庭常用.png

作为世界上主要的调味品,全世界的胡椒食用量约为50万吨每年。从产地分布来看,国内种植胡椒的省份有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等地,但我国的热带地区适种面积有限,并不是主要生产国。东南亚等热带地区才是胡椒的主要栽培地区,如越南、印尼、非洲各国等,越南出口量占全球食用量超过40%。

“现在黑胡椒是每公斤50多块,质量达到了药典标准,最近行情有点回落了,量多还可以便宜点,手头还有几十吨货。”亳州中药材市场商户王老板称,货在冷库放着,如果客户需要可随时出货。

国家发改委授权发布的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网“胡椒价格走势”显示,广西玉林市中药材专业市场黑胡椒的价格从年初1月份的25元左右一路涨至目前的50多元;白胡椒的价格年初在每公斤40元,涨至现在达每公斤76元。

从20元暴涨到76元,很多家庭常用3.png

从20元暴涨到76元,很多家庭常用2.png

与去年暑假那波中药材传统品规出现涨价不同,今年的涨价还在香辛料品类,除了胡椒之外,多个进口香料品种出现了价格暴涨。市场人士认为,这背后还是在资金热炒,真正的市场需求其实并未有太大改变。

胡椒的价格当前颇为混乱,亳州市场商户对这一品种的喊价情况也不一,有的喊价60元,有的则喊价45元左右。

有的药商说自己赚到了,有的药商则担忧“砸在手上”,急于出货。

从20元暴涨到76元,很多家庭常用4.png

在玉林中药材市场做香料生意的老板说,目前国内胡椒商家的库存比较大,再加上国内市场上的胡椒价格与国外的高行情存在倒挂,在这样的情况下,热钱涌入进来,大家频繁换手,就把价格给炒高起来。

有相关中药材专业网站价格监测显示,部分中药材价格不仅延续了去年的涨势,而且涨幅较大。

从20元暴涨到76元,很多家庭常用5.png

中药材处在中药产业链上游,其价格波动对中医药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伴随其成本上升,涨价已传导至患者、药店、中医院。

业内人士表示,从去年开始,随着不少中药材的采购成本上涨,药房经营的中药价格也进行了调整,零售的价格也相应提高。

分割线

哪些因素助推中药材价格此轮上涨?

为何涨不停?供需矛盾是主要原因,尤其是一些产地比较集中、多年生的药材。

从20元暴涨到76元,很多家庭常用6.jpg

像白芍,一种常用药材,也是亳州的地产药材。从2021年开始,白芍的价格就开始持续上涨,2023年以来,价格更是快速攀升。原来小白芍最便宜的时候四五块钱一公斤,现在都五十多。

除了胡椒,常用药材白术被指“价格疯涨超黄金”,小众药材猫爪草也在短短10个月内价格飙升。据中药材天地网数据显示,猫爪草的价格常年保持在50—80元/公斤之间。2023年6月至今,价格突然暴涨了10倍,截至5月22日,猫爪草价格达到800元/公斤。

从20元暴涨到76元,很多家庭常用7.jpg

此前,央视新闻在去年曾进行过分析报道。据相关专家介绍,中药材价格上涨具有周期性,夏季是中药材市场销售的淡季,但2023年却一反常态,价格持续上涨。那么,是哪些因素助推中药材价格上涨呢?

从20元暴涨到76元,很多家庭常用8.png

首先是异常天气频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国内部分中药材种植区冬春旱、倒春寒、夏高温,对中药材种植颇为不利,造成中药材减产,价格持续攀升。以当归为例,去年以来甘肃岷县中药材种植区不同程度受到干旱影响,每亩当归的产量由正常年份的230公斤左右减产到200公斤左右,一些地区的中药材减产一半左右,加之市场需求量增大,从2023年3月以来,党参、当归等中药材涨幅较大。

从20元暴涨到76元,很多家庭常用9.jpg

甘肃省岷县中药材信息协会会长赵志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归从2023年三月份开行以来,价格从60多块钱每公斤一路飙升到200多块钱每公斤。

从20元暴涨到76元,很多家庭常用10.png

随着广大群众对中药材的认可度进一步加深,中药保健的市场需求也在提升。此外,几年前中药材价格低廉,尤其在中药材成熟季,供大于求,让不少药农逐渐放弃中药材种植。产量少价格涨也就成了必然。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出于对中药价格上涨的预期,部分游资或经销商联手,恶意囤积药材,低进高出,也是此轮中药价格异常暴涨的重要原因。

有业内人士指出,特别是在一些传统药材市场上,通过这些所谓的一些信息平台,投入大量的资金甚至加杠杆,在低价的时候把药材囤起来,高价的时候卖出,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盈利的手段。

另外,随着种植成本、用工成本增加,缺乏科学的种植指导等多重因素的叠加也助推了此轮中药材价格的上涨。记者调查中发现,目前随着中药材的上涨,消费者、生产企业以及一些医疗机构等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从20元暴涨到76元,很多家庭常用11.jpg

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裴瑾告诉记者,这些中药生产企业,它中间的空间就非常有限,他们是受两头挤压,也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中药生产企业的一个良性发展。

分割线

专家呼吁建立中药材战略储备体系

专家认为,近年来民众对中医药养生保健需求强劲,也带动中药材消费量的快速增长。但目前大多数中药材属“小农经济”式的生产方式,根本无法支撑大规模工业化的需求,这是供需矛盾产生的根源。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明晰监管职责。同时,要想实现中药材市场和质量的稳定、可持续发展,还应尽快建立信息化引领下的精准中药材产销保障体系。

从20元暴涨到76元,很多家庭常用12.jpg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委会刘红卫表示:你好比说我认为前端是不是可以考虑让我们的供销社承担我们的前期端的中药材的种植,种苗选育、产地加工来把质量管控提升上来。另外就是认真落实我们的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包括我们的三种模式,生态种植、仿生栽培、野生抚育,把中药材质量提升起来。另外,我认为国家应该建立一个大数据中心,就是我们中药材一定要和大数据相结合,让我们了解到中药材是哪个地方多了,哪个地方少了,怎么能来实现指导计划生产和订单农业。

专家认为,还应建立国家统筹的中药材储备库,逐步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中药材战略储备体系。

从20元暴涨到76元,很多家庭常用13.jpg

刘红卫认为,当归、党参、白芍、白术、百合,这批种量都非常大,那么,我们国家首先应该考虑怎么来储备,怎么能利用价格低的时候建仓,价格高的时候来平抑我们的中药材价格,建立储备中药材目录和定点储备企业名录,让中药材的储备进入一种制度化。这样才能逐步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营高效的中药材战略储备机制。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央视新闻、极目新闻、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曹婕

专题更多>
文化中国行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