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一瓶假果肥击穿了多少监管防线?
开屏新闻2024-06-26 09:15

云南建水是中国早熟优质葡萄之乡。今年的“贵族水果”阳光玫瑰葡萄行情不错,然而当地的种植户却愁容满面,辛苦承包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大面积绝收,损失惨重,甚至血本无归。罪魁祸首指向了在当地购买的一种有机水溶肥——阳光玫瑰专用剂,俗称果肥或果药。据初步统计,使用同一品牌果肥出现绝收的,仅5家种植大户就涉及157亩,估计损失600余万元。

损失之大,让人欲哭无泪。对于种植户来说,最怕的一个是天灾,一个就是人祸。而这起假果肥案,是典型的人祸。春城晚报记者历时半个多月,跨越3省4地,从云南建水到江苏张家港,再到湖北仙桃、武汉,一路追踪溯源,一条涉嫌制假售假的产业链逐渐浮出水面。

据种植户称,他们几家的果肥均购自建水当地一家名为嘉豪农资的公司,使用几天后,葡萄就大面积掉果、黑果。种植户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后,当地执法部门于今年2月6日查封了库存涉案产品332件,共计近2万瓶果肥。后经上海、安徽权威机构检测,果肥微量元素质量浓度、有机质量浓度等都不合格。

假果肥坑农,此事并不复杂,然而在追责环节却横生意外。销售方嘉豪农资公司表示,自己是从当地一家叫红河神园农业有限公司进的货,而供货方红河神园农业有限公司辩称,自己的产品来自张家港。记者调查核实,这批假果肥总经销商为张家港神园公司,其与红河神园公司的法人系同一人。该公司委托代理人表示,外包装是本公司的标签,但产品中的葡雅B剂是委托湖北武汉的贝尔壳公司生产的。而贝尔壳公司则矢口否认涉案果肥是自己生产的,并且强调张家港神园公司销售的果肥属于私自冒牌伪造,这批假果肥应由张家港神园公司承担全责。

一起假果肥案,众多种植户遭殃,牵出4家相关涉事企业,然而企业之间却相互扯皮推责,让该案陷入了罗生门,似乎谁都有责任,却找不出问题的根源。这折射出种植户维权之艰辛,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整个监管环节中存在的漏洞。

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就是最大的问题。就此案而言,有几个问题需要厘清。

其一,果肥的质量安全关系到农户和种植户的切身利益。民生无小事,果肥的生产销售理应得到严格的监管和安全检测,那么这批既无生产日期、也无生产批次的三无产品何以能够击穿层层防线,实现跨省销售?

其二,涉事的4家企业看似彼此独立,实则都有着紧密的商业合作关系,然而出事之后,各家企业却纷纷撇清自己的责任,这究竟是单纯的自保,还是变相的攻守同盟?后来,张家港神园公司发表情况说明,表示其私下生产贝尔壳公司所有的肥料登记证中产品所产生的全部责任由自己承担,这又是为什么?

更为重要的是,该案已经波及全国,假果肥究竟销往了多少地方,又有多少种植户深受其害?

目前,种植户已经将4家企业告上了法庭,相关案件正在审理之中。种植户的利益应该得到法律的保障,但个案之外,相关职能部门还必须追根溯源,起底这条生产、销售假果肥的产业链,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假果肥坑农的问题。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

责任编辑 吕世成 陈洁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专题更多>
文化中国行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