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吧|哀牢山“千年鸟道”候鸟环志人
开屏新闻2022-11-11 20:12

云吧logo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山丫口,是国际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和云南重要的候鸟环志基地,被称为“千年鸟道”,成千上万的候鸟经由此地飞往南亚东南亚越冬。自2004年开始,每年秋季,这里便有一群护林员进行候鸟环志工作,为研究鸟类迁徙、种群、习性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鸟类环志2.jpg

金山丫口候鸟环志团队由保护区内的护林员和鸟类专家组成,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博士赵雪冰已连续10余年在该地参加候鸟环志工作。清晨,哀牢山的大雾还未散去,护林员李伟和同事及时将飞入鸟网的候鸟取下。像这样的雾天,是进行候鸟环志的好天气。

“逆风的大雾天气下,它往往会降低飞行高度,在大雾中,又往往会被我们制造的灯光吸引,我们在灯光前面织上特制的鸟网,就可以捕捉到夜间迁徙的候鸟。”赵雪冰说。

鸟类环志4.jpg

据介绍,这些鸟网为统一配发,质地十分柔软,就像一双温柔的大手托住候鸟,不会造成伤害。取下候鸟后,护林员为它们戴上大小适宜的脚环。不管这些候鸟飞到地球的哪一个地方,人们都能通过脚环了解到它的信息。最后,护林员李伟和李林国化身“拍照二人组”,用相机为候鸟拍下证件照。

鸟类环志3.jpg

“来个特写,一只鸟是什么情况,可以拍一下特征明显的地方,可以拍两三部分,就比如说它的下部、尾翼、翼展,它翅膀这些,有什么特征可以拍一下。”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护林员李伟说。

多年来,李伟已经给1万余只候鸟拍下了“证件照”,这些照片将被用于候鸟鉴定及科学研究。除了“拍照二人组”,候鸟环志团队还有“体检组”。他们详细登记下每一只鸟的体长、翼展、体重等数据,最终将戴上脚环的候鸟放归山林。

“鸟类环志为全国甚至全球研究鸟类迁徙的规律提供基础数据,我们还通过鸟类环志工作来对大众进行宣传,保护候鸟迁徙、保护候鸟,对本地鸟类进行基础性研究。”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局长郭斌说。

鸟类环志1.jpg

2004年至2021年,金山丫口鸟类监测环志站共环志54079只候鸟。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3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8种。今年,该环志站已环志候鸟超2014只。

“其实我们候鸟环志的话更重要的意义是为了长期监测候鸟,采取更好的一些措施能够保护候鸟,让候鸟能够一直安全地、平安地抵达它的繁殖地和越冬地。”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博士赵雪冰说。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李春丽 杨茜 通讯员 刀雪锋 摄影报道

一审 杨茜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袁熙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陈洁

专题更多>
文化中国行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