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观察|那些戴着环志回昆的红嘴鸥,你了解多少?
开屏新闻2022-11-17 17:16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开屏新闻】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微信图片_20221117151317.jpg

“这几天我都在观察回到昆明越冬的海鸥,发现数量每天都在增多。目前,海埂大坝的海鸥已有数千只了。更难得的是,这几天,我拍到了一些环志回归的海鸥,说明这些海鸥以前是在滇池越过冬,今年又飞回来了。”昆明鸟类协会副秘书长王智斌向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介绍,他拍到十几只环志回昆的红嘴鸥。

分割线

鸟类专家拍到“老朋友”

通过王智斌提供的照片,记者看到了这些戴着环志的小精灵。它们有的警惕,有的胆小,有的则很愿意和人亲近。它们的脚上戴着一个或两个环志,有铁环,也有塑料环。

微信图片_20221117151242.jpg

王智斌说:“通过环志的海鸥,我们知道它们是老朋友了。它们从昆明远去,又再次回到昆明。”

分割线

已环志2700只红嘴鸥

针对红嘴鸥环志的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昆明市濒危动植物收容拯救中心工作人员鲁红林。他说,30多年来,红嘴鸥已成为昆明市的城市名片和冬季旅游景观。红嘴鸥多年来对昆明情有独钟,一方面是因这里温暖适宜的冬季气温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与政府的保护、市民的爱鸥护鸥分不开。

微信图片_20221117151222.jpg

自1985年以来,每年冬天,在昆明的滇池边、翠湖上,昆明的游客、市民与红嘴鸥和谐相处的场景已持续30多年,也成为“生态文明”最生动鲜活的诠释。

微信图片_20221117151236.jpg

据了解,按照《全国鸟类环志管理办法》和《鸟类环志技术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工作职能职责,昆明市濒危动植物收容拯救中心自2011年1月至2022年3月开展红嘴鸥环志工作以来,向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申请领取鸟环数量共2700个,2013年至2021年申请蓝色塑料彩环共1650个。共环志红嘴鸥2700只,戴蓝色塑料彩环1650个,采集血样2076只,回收往年环志的环30个。

分割线

鸟类环志有重要意义

说起鸟类环志的意义,鲁红林说,鸟类环志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鸟类环志工作较其他方法,更能确切地了解鸟类的个体运动。

环志对于保护鸟类及其生活环境具有不可替的重要意义:

1.可以详细地勾画出每一繁殖种群的越冬区及越冬种群的繁殖区;

2.找出迁徙鸟的正常迁徙路线,确定每种迁徙鸟的重要中途停歇地;

3.确定迁徙鸟的一般性迁徙时间表、迁徙持续时间及气候对迁徙的影响;

4.确定每种鸟的平均寿命,繁殖开始年龄,繁殖持续时间及最大寿命;

5.调查每年的数据变化、季节性分布及死亡原因,不同季节及不同年份之间种群中幼鸟的比率,监测一些常见的种群变化趋势;

6.环境变化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等。

微信图片_20221117151308.jpg

总之,环志可以提供很多重要的生物学资料,为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鸟类资源保护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分割线

蓝色塑料脚环为昆明独有

红嘴鸥环志工作通过网捕和手捕等不伤害红嘴鸥的方式捕获鸟类后,分别对红嘴鸥进行称重、测量、抽血、取样、送检等工作,并统一戴上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核发的G型金属脚环和蓝色塑料彩色脚环,及时进行就地放飞工作。同时,对采集到的红嘴鸥样本及时送实验室进行疫病检测工作,确保公共生态安全。

微信图片_20221117151246.jpg

金属脚环是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统一核发,金属脚环带有CHINABEIJING北京1928信箱通信地址,脚环型号为G型。在红嘴鸥迁徙的过程中,若在其他地方停留栖息被观察发现后,可以通过1928信箱通信地址向国家鸟类环志中心反馈意见。

微信图片_20221117151200.jpg

蓝色塑料脚环为昆明独有,目前,国内开展红嘴鸥环志工作只有昆明地区在实施,所以蓝色塑料脚环是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特意为来昆越冬红嘴鸥量身打造的一个特殊识别标记。

微信图片_20221117151255.jpg

为啥塑料彩环有的有字,有的没有字呢?据介绍,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全国鸟类环志中心都是发放制作的材料过来,让环志单位自己制作。如果有做好的带有字母的蓝色彩色脚环,也会直接发放成品。

微信图片_20221117151259.jpg

红嘴鸥环志是一项纯公益性质的工作,是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通过开展红嘴鸥环志调查工作,及时了解掌握红嘴鸥的身体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加强红嘴鸥疫源疫病溯源的排查工作,积极做好主动监测预警预防工作,为鸟类环志工作在鸟类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为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科学规范了解掌握红嘴鸥在全市范围的生活动态变化情况,及政府决策、公众参与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分割线

今冬明春将环志200只

据了解,昆明市濒危动植物收容拯救中心结合工作职能职责,已制定今冬明春的环志计划。

微信图片_20221117151304.jpg

环志时间将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红嘴鸥抵达昆明越冬时,即2022年11月份至12月份期间;第二阶段为红嘴鸥在昆明越冬即将结束返回繁殖地时,即2023年3月份至4月份期间。每个阶段分别利用2至3天的时间开展。

微信图片_20221117151155.jpg

环志地点为昆明滇池周边区域、海埂大坝等地红嘴鸥集中觅食的栖息地,环志数量为200只,主要目的是及时了解掌握红嘴鸥来昆越冬时的身体状况及在昆越冬期间的生长情况。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左学佳

昆明市鸟类协会副秘书长王智斌 供图

一审 熊波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严云

终审 曹婕

专题更多>
文化中国行党纪学习教育美好生活在云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屏学习
电子报更多>
img
热门新闻更多>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